近日,中国文化产业基金、IDG资本等多位创投界“大佬”纷纷现身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现场的影视产业大佬们也摇身一变“人气明星”,比货真价实的明星们更受资本的追捧。在该电影节上,弘毅投资还宣布入股SMG下属的影视产业运营平台——尚世影业,并将推出首期募资规模30亿元的专项影视投资基金。据了解,这是上海首支影视基金,也有望成为中国体量最大的影视基金。 这一切似乎都在昭示,影视业的春天要来了?业内人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中国影视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已毫无质疑,而且因为目前其行业景气度高,正显现出投资的价值拐点。但在面对蜂拥而至的热钱时,不少业内人士还是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担忧。 票房增长迅猛带动影视投资热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娱乐追求不断提升,影视行业正呈现着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不仅电影票房增长十分迅猛,而且单部电影的票房也在不断地刷新纪录。 数据显示,去年国内票房达17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今年1~4月份又同比增长40%,五一黄金周票房更是高达9.3亿元,超过2003年全年票房。今年全年票房过200亿元已无悬念,观众人次也有望突破5亿,票...
发布时间:
2013
/
06
/
22
浏览次数:212
理财周报记者 钱文俊 2013年6月10日浩浩荡荡的财务核查终于落下了帷幕。269家企业选择了撤回材料,终止审查,其中,84家企业背后潜伏着173家PE。保守估计每家投2000万元,沉淀的资金也接近35亿元。当然,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前两年全民PE热潮里,不少“傻钱”蜂拥而入,等待解套的资金更是超过万亿。在材料大规模撤回的情况下,IPO重启之声也从3月传到了6月,现在还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前门被堵,后有追兵,经历了7次IPO暂停的深圳基石创投合伙人林凌告诉记者,“我们也不知道IPO什么时候开闸,在IPO重启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项目精耕细作。当然,未来退出方式必然是多元化的,我们现在也在积极探索并购退出的方式,现在手头上就有两三个项目在谈并购。”并购,已经成为了PE圈内热门的话题,有不少人直呼,中国的并购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现在手上有两到三个项目都在谈并购,具体的项目名称暂时不方便透露,并购这事需要高度的保密,一旦透露出来就可能黄了。”深圳一家不愿意具名的PE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目前IPO重启并没有时间表,就算往后开闸了,我们也会逐渐将更多精力放在并购上。”这是中国PE并购大时代的前夜,理财周报记者通过大量采访,与PE业内人士交流得知,不少PE如中科招商、基石创投、达晨创投、时代伯乐、君盛投资、同创伟业等已经动了起来。 并购大方向“现在LP已经变得理性,不...
发布时间:
2013
/
06
/
10
浏览次数:196
在“史上最严财务核查”影响之下,近日,创投大佬们纷纷深陷IPO项目“撤回潮”。其中深创投被撤回8个项目,占所投项目的40%,而九鼎投资被撤回6个项目,达晨创投被撤回4个。业内人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创投大佬们如今遭遇“撤回潮”,和以往的市场过热、竞相投资拟上市企业的投机心理不无关系。现在IPO停滞和“史上最严财务核查”为股民排除了一些地雷,投资周期拉长,创投机构须学会自己买单。 深创投8个项目被撤回 深创投在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刚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创业投资行业榜单”中仍蝉联榜首,但证监会公告显示,其共有8个项目被撤回,也是被撤回项目最多的创投机构。 这8家企业包括:4月3日证监会公布“终止审查”上市企业山东大业股份、深圳联嘉祥科技、吉林昊宇电气、黄寺净雅食品4家企业和以前被撤回的深圳赛瓦特动力科技、山东泰丰液压及“中止审查”的江苏捷捷微电子和北京麒麟网文化。 “8个项目被撤回?这消息太让我吃惊了。”一位大型创投机构人士在听闻此消息时不禁咋舌。“我们去年所投的一些项目也有不少业绩下滑的,不过比例还是相对较小。想不到一直以稳健专业著称的深创投这次也翻了船。” 同样不能幸免的还有不少PE大佬。昨日记者统计发现,九鼎投资共有6个拟上市项目被撤回,此外,达晨创投被撤回4个项目。 虽然创投大佬们深陷“撤回潮”,但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昨日发布的最...
发布时间:
2013
/
04
/
29
浏览次数:176
自2012年11月IPO停滞以来,已有六个多月,至今“归期”未定。这段时间里,企业背后的PE/VC机叫苦不迭。据昨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有305家PE/VC机构超过几十亿的资本被深套。投资迟迟无法回收,使近期市场上各种有关PE清盘或转让的消息不绝于耳。那么私募机构集中地深圳的情况又如何?为此,记者昨日采访了多位私募大佬。 深圳私募尚未现转让潮 “清盘、转让的现象很正常,这就是PE/VC行业的风险。”基石资本合伙人陈延立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相较于其他地方,深圳目前清盘转让的案例尚不多。“因为差的项目没有人要,好的项目又舍不得卖。” 陈延立指出,“现在清盘的都是小的私募机构,他们本身投的项目就不多,才能够清得掉,大机构项目根本清不动。”他表示,这也是大浪淘沙下的必然结果。清盘或转让的大部分机构和投资人都是当初在“全民PE热”时入场的,来得快去得也快。 虽然IPO停滞让PE/VC市场恢复理性,但给私募机构带来的阵痛却也是前所未有的。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梅建指出,目前业内PE基金一般存续期为5+2年,即资金投入项目后锁定5年,看项目具体情况再延长2年时间,为长期投资。虽然IPO停滞对于已募集到资金的PE来说并无太大影响,但对于未募资的基金来说,影响却是致命的。“我们现在去募资,别人就说‘IPO都停了800家,就算恢复了也需要三五年才会退出,那我...
发布时间:
2013
/
04
/
01
浏览次数:185
为探讨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局与未来的方向,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私募排排网定于2013年3月21日-23日在深圳举办“第七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以下为深圳市基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总裁王启文发言实录。 王启文:从去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政府角度,是金融放松的时代到来了,进入“大资本时代”,原来在一些专业领域做的机构可以进入到其他领域,比如现在公募和私募在牌照上基本没有什么区分了,之前公募基金从去年以来可以进入私募,今年私募也可以做公募,对于资产管理机构来说,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事情,会带来市场的充分竞争,另外对我们的客户来说,客户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他希望他的投资在配置上有长期配置、短期配置、风险收益配置、固定收益配置,有不同产品的配置,所以从客户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市场需求激发的状况。从我们整个资产管理人来讲,增加品种也是我们长期的目标,从目前来看,我们也在向其他方面延伸,我们去年已经开始尝试房地产基金、固定收益基金,这是未来发展的好时机。从实际操作来讲,PE做公募从现在来看是不是合适?我觉得还是需要一个阶段,刚才丁总也讲了,可能会在未来三五年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也是这样的观点,因为公募和私募在很多方面是完全不一致的,包括团队配置、市场策略研究、投资品种设计、客户群,完全是不一样的,现在牌照上已经放开了,而我们要做充分的准备迎接这样“大资本时代”的到来。 私募和公...
发布时间:
2013
/
03
/
23
浏览次数:189
回顾2011年,中国的创投行业走过收获颇丰的一年,行业的募资金额、投资金额和投资数量再创新高,充分说明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和创投行业的生命力。截至11月底,国内创投行业募资金额超过600亿美元,新设立基金数量达到500多只,投资金额超过350亿美元,投资案例数量超过2000个,活跃投资机构达4000余家,充分展示行业的吸引力。 创投市场不平静然而,2011年的创投市场并不平静,迭出不穷的事件刺激着创投人士的神经。受经济危机影响,美国资本市场表现低迷,同时中国概念股在海外资本市场全面受挫,这严重影响到创投机构的海外退出进程。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前11月仅有61家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合计融资127.64亿美元,两者均不足2010年全年上市数量和融资额的一半。这对创投机构的投资回报影响巨大,实力比较弱的机构将面临巨大的业绩压力。在此背景之下,即使是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公司,其上市后的估值和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按照我们的观察和判断,中国公司在海外退市转为国内上市(含香港)将会成为创投机构的一种投资选择。中国目前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在香港、新加坡、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地上市,其中新加坡、德国和英国等地的资本市场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市场整体估值不高,而香港和美国市场中也有一大批企业因为行业属性等原因导致估值很低,这类企业在二级市场的估值一般都接近或低于目前国内一级市场的估值水平,部分企业的...
发布时间:
2013
/
03
/
04
浏览次数:173
摘要:中国过去十年重工业化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接近尾声,但是中国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这两个领域将是未来投资的重点。经过5年的高速发展,2012年宏观经济的不景气让PE行业进入全面调整阶段。在“寒冬”之后,2013年PE行业的机会在哪里?第一财经日报《财商》就此专访了深圳市基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维。 《财商》:从基石资本本身的经历看,2012年的投资主要经历了哪些困难?今年PE行业会怎么样?张维:PE行业2012年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财富效应”吸引大量“非理性”资金和“非专业”GP进入市场,投资机构数量急剧增加,“高价格、低标准、弱约束”成为不少投资机构争取项目的“杀手锏”,投资成本上升很快,优质项目获取难度增加,这对风控意识比较高的创投机构构成挑战,投资节奏被迫放缓。其次,二级市场持续低迷,创投机构退出难度增加,获利倍数快速下降,部分投资项目出现上市即亏损的情况。这对以博取一、二级市场估值溢价为盈利模式的创投机构冲击很大。再次,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也对创投机构造成极大挑战,在经济低迷的环境下,不少投资企业无法完成承诺业绩,甚至业绩大幅下滑,对投资的安全性形成威胁,投资退出周期被拉长。与此相关的另外一个挑战是在触发对赌条款的情况下,缺乏诚信的企业家拒绝履约或者缺少履约能力,GP的权益无法得到妥善保护,投资成本跃升。这对依赖“合同条款”保障...
发布时间:
2013
/
03
/
04
浏览次数: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