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临近,靴子落地的预期愈发强烈。对于已经苦熬一个寒冬的创投行业来说,即将来临的这个冬天颇有些水火两重天的味道。 创投机构自身如何审视眼下的困境?又如何寻找突围之道?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 在张维看来,目前的创投行业处于双杀阶段,弱者的弱势已然显现,但强者的强势却尚未表现。 从投资机会来看,他认为,未来中国经济有5年左右的艰难调整期,这一困难期也是企业收购兼并整合的时机。 行业进入双杀阶段 证券时报记者:您怎么看待目前整个创投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张维:创投行业目前属于双杀阶段:一个是资本市场的低迷,长时间停止新股公开发行(IPO),这对行业影响非常显著,导致行业处于进入难、募资难、退出难的困境;另一方面,经济的长期下行趋势和大家预期又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趋势。 过去有很多企业的成长是依靠强大的市场福利,而非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句话也适合于创投行业。按照清科的数据,投资活跃的创投机构有5500多家,严格来说,这里面有90%的企业都是打酱油的,他们属于机会捕捉者。就好像房地产挣钱,很多人只要拿到一块地就可以进入房地产行业一样。行业一旦进入双杀的低谷期,有些打酱油的就要逐步退出了。 证券时报记者:那是否意味着创投行业正在两极分化? 张维:我觉得创投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所谓两极分化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我觉得现在是弱者的弱势...
发布时间:
2013
/
11
/
08
浏览次数:190
国产电影红红火火,票房节节高升。 嗅觉敏锐的资本已经开始布局,而与传统股权投资模式不同,成立电影基金成为了最新的玩法。 “电影产业的格局已经基本定了,各大玩家都已经浮出水面,现在去投一个中小规模的影视公司,寄望他长大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深圳基石资本合伙人陈延立告诉记者。 9月12日上午10点半,深圳诺德大厦35楼,理财周报记者见到刚从北京路演回来的陈延立。紧密的行程与奔波并没有使他感到疲惫,他依旧精神奕奕。 在接下来的2个多小时采访里,他向记者详细解构了刚成立不久的其石基金。 其石基金,是深圳基石资本与北京其欣然影视共同发起的电影基金,规模为1亿元,期限为“3+2年”。 “超募了,最后规模大概为1.2亿元左右。”他表示,“我们是第一次涉足电影投资,不希望做太大,希望做一个精品。这次募资主要还是以老LP为主,新LP也会参与进来。” 小规模样本 仅针对2000万元到4000万元之间的中低成本电影。 在传统股权投资式微之际,国内一众创投纷纷开展创新业务。固定收益类产品、房地产基金、二级市场投资基金、影视基金逐渐兴起。 此前,弘毅宣布与尚世影业打造30亿元的影视基金,紧随其后,诺亚博纳影视基金的规模也有10亿元。 “与机构的募资能力有关,诺亚的募资能力太强了,规模很容易做上去。弘毅就更不用说了。”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老实说,30亿元要全部花出去...
发布时间:
2016
/
10
/
28
浏览次数:288
今年以来,国产电影持续火爆,票房收入屡创新高,在总票房中的比例也远远领先海外大片,对于逐利的热钱而言无疑是一块投资新大陆。近来,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踊跃发起各种形式的影视基金,深圳本土基金也不甘落后,并在投资标的与模式上独辟蹊径,加入了影视投资多元化的洪流。 “虽然今年有些国产电影票房大好,但是国内无论是电影发行制度还是衍生产品开发均不成熟,影视创作题材也不够丰富,电影总体而言仍然属于高风险的行业。”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影视基金投资的介入,可以将基金投资人的管理经验引入电影行业,加强行业的成本控制、市场营销等,以精细化管理提升总体资本收益,促进电影行业的现代化。 小制作、名编剧“吸金” 继诺亚财富与博纳影视合作推出总投资规模为10亿元的博纳诺言影视基金之后,总部位于深圳的基石资本近日也宣布将涉足影视投资。在成功投资华商传媒、365网络等文化产业企业后,基石资本将联袂北京其欣然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规模1亿的电影投资基金“其石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内中低成本制作影片。 其欣然专业从事影视、动漫的媒体化经营,已经建立了包括关锦鹏、许鞍华、李樯等在内艺术创作团队,锁定了赵薇、姚晨、汤唯等一线明星队伍,与光线、星美等渠道保持紧密的合作。 基石资本副总裁任绍军说,编剧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李樯近年改编《孔雀》、《致青春》、《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电影后声名鹊起,接下来的《黄金时代》...
发布时间:
2013
/
09
/
09
浏览次数:217
2013年俨然是“国产电影”年,在上半年109亿总票房中,国产电影票房占比达到了史无前例的62.3%。由于票房飘红,一些影视公司的股价也随之节节攀升,华谊兄弟、乐视网等影视股的股价今年都至少翻了2倍,票房和股价在不同市场里上演着“飙升大戏”。 这样红火的市场使得自去年以来习惯了“清心寡欲”的风投机构也坐不住了,频频选择投资“入戏”。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目前各类电影基金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据统计,截至8月初,国内风投机构设立的影视基金共有25只,前8月注入影视的资本金额远超去年全年。 影视基金犹如雨后春笋 “我们从今年年初便开始筹建一个叫‘其石’的电影投资基金,规模为1亿元,现在正在募资,这是我们公司参与发起的第一只电影基金。”基石资本副总裁邵峻昨日告诉记者。 据邵峻透露,与其结缘的正是一家国内影视企业——北京其欣然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其石”不仅将《致青春》的原创团队招致麾下,形成了以金牌编剧李樯为核心的主创团队,还建立起了强大的电影作品创作资源,长期合作的主创人员包括关锦鹏、许鞍华等著名导演,赵薇、姚晨、汤唯、沙溢、郝蕾等国内一线明星参与演绎。 据投中集团最新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8月初,国内VC/PE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中,在设立初期定位于影视行业投资的基金共有25只,目标规模为322.81亿元,...
发布时间:
2013
/
09
/
08
浏览次数:193
最近参加一个投资界的论坛,有一个议题是关于中国制造业的投资趋势的。没想到这个所谓的传统产业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强烈的讨论兴趣,也引发了我对制造业企业投资前景的一些思考。 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是伴随着城镇化的工业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诞生了一大批著名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富士康,华为,美的就是典型的代表。成就制造业的领先企业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的逐渐消失,使中国工业企业仿佛走入了一个尴尬的下行通道,甚至渐渐成了VC/PE投资的弃儿。制造业在中国还有前途吗?投资制造业还能造就伟大的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也许“河西”的水土没有“河东”那么丰饶肥沃。但因地制宜,随势而动,也能长出茂盛的庄稼,收获丰收的喜悦!那么制造业企业应该如何变化,才能在未来的结构转型,内需驱动的中国经济中迎来第二个春天呢? 首先要拓宽行业的定义。我们过去把制造业看作一个把原材料变成产品的一个简单过程,而真正的先进制造业是一个将各种生产要素组合成一个持续解决客户需求的方法或方案的复杂流程。“落后”变“先进”,中国的制造企业就要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变为未来的“复杂全面”;从组装贴牌式的制造向研发与服务驱动的工业转变。具体来讲,也就是要做到产品与服务的“由表及里”和产业链条的“...
发布时间:
2013
/
08
/
02
浏览次数:190
“IPO近期开闸”的传闻给PE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在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看来,即使IPO重启,PE业的分化洗牌仍不可避免;尤其是在信托等资管新军的冲击下,PE将呈两极分化:一类机构以地产基金等固收类产品为主,做大规模;一类坚持传统PE业务,但必须向“精品店”方向转型,对项目深耕细作。 自2002年团队形成至今,基石资本一直走精品店路线。11年来,同龄的鼎晖创投已积累数百宗投资案例,基石虽仅有50多宗,但凭借山河智能、回天胶业、新希望六和等项目带来30至50倍的回报,在收益榜上颇为显眼。 也因项目少,张维表示募资压力较小,且利于打造“奢侈品”;但投资分散度低,对团队风控和投后管理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21cbh:IPO暂停对公司造成哪些影响? 张维:一是影响项目的退出和回报。我们作为老公司,手上项目投了三四年,有一定盈利,压力比较小。有5个项目在IPO门口排队,都通过了财务核查,开闸后上市概率比较大。 更直接的影响是募资,尤其是通过银行、信托找客户的。今年银监会叫停了银行代销PE基金。还好我们以直销为主,招商银行、诺亚财富帮我们发产品,但占募资总额的比例不足20%,60%的投资来自我们投过的企业家,另外管理人团队跟投比例超过10%...
发布时间:
2013
/
07
/
19
浏览次数:532
面对摄影记者的镜头,林凌显得有些不自然,闷热的天气也让这位西装革履的基石资本合伙人、董事总经理大汗淋漓。但他尽可能地配合着拍摄要求,同时因为比约定采访时间迟到了一些,在拍摄间隙向记者连声抱歉。他所在的基石资本是一家本土股权投资机构,目前管理了10只基金,包括公司型股权投资基金、契约型股权投资基金和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资本40亿,管理总资产近85亿。林凌主要负责文化及消费品领域投资项目,这是如今最热门的两大投资领域,但若回顾10年前,对于这类项目的判断是十分迷茫的。尽管林凌不大习惯镜头和采访,但他在投资中却非常敢于“冲在前面”,他是本土基金里为数不多的最早涉猎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资人之一。“十年前,几乎没人关注文化领域。关注也仅限于网络游戏等与互联网热潮相关项目,传统文化领域无人问津。当然,政策方面还没有改制迹象,资本市场也不成熟。当时关于这一领域的投资合作,大多是大家一起喝喝茶,畅想一下未来,探讨一下是否可能有新的机会出现。”而即使前景不确切、把握不足,只要看准一个行业,就有魄力投入并敢于承担风险,这或许正是林凌的投资风格。 “磨铁很棒,但模式上还有改进空间。”磨铁图书是林凌的投资案例里绕不过去的精彩之一。磨铁图书,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旗下拥有上海磨铁动漫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磨铁童盟文化传...
发布时间:
2013
/
07
/
05
浏览次数: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