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央企开始投身股权投资的热潮中。经济观察报曾获悉,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央企开始筹备股权投资事宜,而且这一数目早在四年前就超过了100家。那么,在他眼里,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掘金路径如何?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又该如何着力?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又该如何撬动经济增长点,寻找“从不悲观”的机遇?12月7日,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解答上述问题。“我不投管理层不持股的国企”经济观察报:目前与基石资本合作的国企有多少家?新一轮的国企国资改革有没有带来更多的投资机遇?张维:估算一下,现在基石投资的企业中,国企占的比例极少,大概5%不到,没有多少国有企业,总的来讲,对国有企业,我们不是太感兴趣。经济观察报:为什么?张维:我给你举一个例子,2014年,市场上非常知名的企业和机构参与了一家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说实话,事后来看,当时的改革并没有取得特别显著的效果,这家央企拥有庞大的低效资产,虽然前期释放了30%的股权,套现了1000亿,这1000亿卖给了市场上的投资人,很多投资人把它当做一个难得的机会。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这家央企自身背负着庞大的低效资源,我当时就不看好这种改革,为什么不看好,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一股独大的公司治理结构,外部出资人没有进入董事会,外部投资者也比较分散,最大出资方只有2.8%的股权,他们难以获得足够的话语权,这不会让企业发生实质性改变。最关键的是,这家...
发布时间:
2016
/
12
/
19
浏览次数:647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屈红燕 朱仙妮)2004年,当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投资山河智能时,恰是宏观调控风声鹤唳之时;当市场近乎一致地认为互联网垂直网站仅能活下来前三名时,张维却大手笔投资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地产家居网站三六五网;当市场一致判断饲料企业毛利率太低难以做大时,张维却坚定地投资了山东六和。几笔投资大获成功,成就张维的,正是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 橡树资本董事长霍华德·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中论述过,学会第二层次思维的重要性:第一层次思维者对相同的事件有着彼此相同的看法,通常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这不可能取得优异结果,战胜市场是不可能的;第二层次思维深邃、复杂而迂回,为了取得优异的投资结果,你必须对价值持有非常规性的并且必须是正确的看法。 2003年,张维投资山东六和时,由于饲料行业低门槛低毛利率,这笔投资也不被市场所看好。“初见这家企业时,它有14亿元的销售额,却仅有2000万元的利润,饲料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低毛利率的特点是全行业所共有的。”但张维看到的却是山东六和的另一面,这家企业拥有一流的团队精神和服务营销体系。“2003年之前,该企业所有的中层干部都读完了EMBA,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怎么会送这么多人去读EMBA呢?尽管毛利率相当低,它的大区部门经理和片区经理可以拿到百万以上年薪,管理层均持有股权,这就是齐创共享啊。”投资完八年之后,...
发布时间:
2016
/
12
/
01
浏览次数:749
(图为基石资本管理合伙人陶涛) 2016年10月26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再次携手清科集团共同举办“第五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峰会”,整合金融资本界与文化产业界的高端资源,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同透视产业动向和趋势,以资本之力推进首都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发展。 在会上,基石资本管理合伙人陶涛以《资本撬动文创产业热潮》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以下为演讲实录: 基石资本是一家年头比较悠久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我们目前管理了300多亿的资本,在文创产业投资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企业:华商报、磨铁图书、幸福蓝海、原力动画、丝路数字、米未传媒等等,我们打造的文创优秀企业,形成的上市公司已经有3家左右。 今天的主题是资本撬动文创产业,其实逻辑应该是反过来的,文创产业吸引了资本,那么到底是什么撬动了文创产业呢?我可以用这一张图来做解析,是四大方面对中国文创产业起到了积极的刺激和推动作用。 第一是人口的经济因素,80后、90后,甚至00后开始登上文创产业的舞台,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新的需求,刺激了新的供给侧的热点来迎合。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传统的影视剧的节目,为消费者喜闻乐见,同时新型的品类,比如像视频上的综艺节目,短视频,网剧,还有弹幕,二次元等...
发布时间:
2016
/
11
/
01
浏览次数:519
姓名:张维年龄:48岁职位:基石资本董事长代表案例:山河智能、新希望六和、华闻传媒、回天新材、江苏365网络、嘉林药业、爱卡汽车网、索菱股份、欧普照明等在目前这个“话题与回报为王” 、“唯快不破”的创投圈,不喜欢外放张扬,投资讲究“集中投资、重点服务”的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却是有名的“慢条斯理”。如山东六和、山河智能、三六五网等获得上百倍回报的项目,他也含蓄地笑称“完全是因为运气好和贵人多”。过去15年间,由他执掌的基石资本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投资帝国,旗下管理40余支基金,总规模超300亿人民币。在业内,基石资本以“轻易不出手,一旦出手必下重注”而闻名,15年来累计投资企业90多家,实现退出40家(不含新三板),其中IPO上市15家,借壳或重组上市5家,本金损失的项目仅有1家。志同道合的伙伴,20年不弃不离诸葛亮说:“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张维带领的基石资本团队很契合这句话:七名管理合伙人早年服务于同一家证券公司投资银行部,彼此相识共事至今近20年。2001年,张维执掌这家证券公司的直投公司(也是国内第一家券商直投公司),这一阶段张维主导投资的几个项目几乎都是“本垒打”:山东六和、山河智能、回天胶业、嘉林药业等。2007年6月,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正式实施,在国外投资行业早已被证明最为有效的有限合伙制正式引入中国创投业,张维及其团队敏锐地抓住这一机会创立基石资本。现在...
发布时间:
2016
/
09
/
08
浏览次数:419
这是一只业绩优秀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成立于2011年8月,基金总规模超14亿人民币,5年累计投资了19个项目,无一失手。预计通过上市方式退出的项目数量超过50%,对应投资本金超过75%,预计基金整体回报不低于5倍。它是基石资本旗下的一只基金——珠峰基石。 老牌PE机构如何做到基业长青? 谈及珠峰基石的辉煌投资业绩,就不得不提背后的老牌PE机构基石资本。 基石资本,成立于2002年,经历过中国资本市场数次IPO暂停,跨越多个经济周期的股权投资机构。成立15年来,管理了40余支基金,覆盖天使投资、VC/PE投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定增基金等类型,管理资产规模300亿元。15年来,基石资本累计投资PE/VC类项目90家,实现退出40家(不含新三板),其中IPO上市15家,借壳或重组上市5家。 梳理基石资本的基金投资情况可以看出,这家在中国资本市场屹立15年的PE机构,其投资企业的变化规律与整个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有一定相关性,投资偏好变化也比较明显。在2002年成立之初,房地产、基建、制造业等行业发展火爆,中国制造和中国需求成为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彼时基石资本在农业、传统制造业的一系列投资都非常成功。 以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为拐点,基石资本的投资重点开始逐渐向TMT、新消费、文...
发布时间:
2016
/
08
/
05
浏览次数:379
在日前举行的“2016年融资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上,基石资本投资的项目米未传媒在大会上荣获“融资中国2015-2016年度中国文化传媒产业最佳投资并购案例”奖项、基石资本投资的项目着迷网荣获“融资中国2015-2016年度中国文化传媒产业十佳最具价值新三板公司”奖项。作为基石资本的管理合伙人,林凌日前在上海接受采访时称,通过十五年的投资积累,基石资本在投资文娱项目领域上已有一套成型的方法论。林凌,曾主导投资三六五网、中利科技、磨铁图书、凯莱英、幸福蓝海、原力动画、米未传媒等知名项目。林凌介绍称,基石资本是一家资产管理规模为300亿元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文化传媒创意行业累计投资了近40亿人民币,投资行业从出版社、报业、影视制作、院线,到垂直的互联网门户,自媒体、新媒体、游戏及游戏相关的媒体,再到一些头部IP,范围非常广泛。基石资本在长期的投资历史中也有多个项目通过多种形式成功退出,包括IPO退出、并购退出等等。谈及目前文娱产业被资本市场普遍看好,林凌认为目前来说,近十年来,电影票房的年化增长超过了30%,电影已经成为文娱产业最重要的变现出口,这导致很多资本去追逐电影这个风口,而好的电影需要优秀的剧本,市场又开始追捧内容和IP。但事实上多数电影并不赚钱,简单来说,电影票房的1/3与制作公司相关。就整个影视市场来说,大部分电影就是几日游,真正过5亿票房的电影数量屈指可数。“目前与内容...
发布时间:
2016
/
08
/
05
浏览次数:468
近年来,各路资本涌入文娱产业,投资并购风起云涌。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文娱产业并购案例达到204起,比2014年增长33.33%,涉及资产1736.14亿元,同比增长78.26%。基石资本管理合伙人林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文娱产业自2000年以来就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加上近几年实体经济疲弱,文娱行业的发展速度愈显突出。基石资本是一家本土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目前资产管理规模300亿元,其中文娱产业是比较重点的投资线。林凌透露,基石团队早在2003年就开始进行文化产业方向的投资。投资的方向与行业的演变保持一致,近年来投资了米未传媒、二更、原力动画、恒顿等项目。林凌表示,最早IP其实就是知识产权或者智慧产权的概念,现在IP这个概念实际上被赋予了某种光环,这种光环包括:它可能架构了一种世界和世界观,架构了一群人,架构一个故事的情节,然后在这里面设定了某个东西,这些设定吻合了一部分人群的消费需求,由此吸引了庞大的所谓消费者、粉丝。现在大家热衷于追求IP,主要的原因是觉得粉丝和消费者会跟着IP走,这样对于投资人来说,投资这类项目可以降低投资的风险。林凌指出,当下业内购买知名的影视、小说、游戏、网络文学这些产品IP的时候,存在一种博弈心理,而IP转换不成功的原因就在于,转换成另外一种表现方式时,IP还需要有再创作。一部成功的电影不一定能够转换成一个成功的游戏,两者之间不完全划等号。文化娱乐创...
发布时间:
2016
/
08
/
05
浏览次数: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