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田涛、吴春波
![基石读书推荐第七季:《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等 基石读书推荐第七季:《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等]()
一位68岁的商业思想家,10多位40岁出头的企业战略家,几千位30-40岁出头的中高层管理者,率领着十多万20-30岁的以中高级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型劳动大军,孤独行走在全球五大洲的各个角落。他们过往20多年成功的密码到底是什么?还能继续复制成功吗?下一步华为会走向哪里?会崩溃或者消亡吗?
知识分子是规则与秩序的天然抵抗者与挑战者。华为的成功首先在于,将“秀才”造就成具有同一价值观和统一意志的“战士”,同时又避免将“战士”扭曲成“奴才”。
传统企业管理的理论与经验大多源于对非知识劳动者的管理;任正非企业管理哲学对当代管理学的贡献在于:在互联网文化的广泛而深刻的挑战面前,摸索出了一整套的对知识劳动者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这是我读过的,最全面系统的了解华为的论著。
——中国著名企业家柳传志
华为天地,斜为是,正乃非,任由评说;田涛书香,纵说史,横讲理,点到不止。
——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
历二十余年之努力,华为书写了一部在全球化背景下,从新兴市场起步到征战全球的壮阔史诗。这部史诗的深层密码是什么?本书提供了可靠的答案。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
华为是个民营企业,华为对技术的变化极其敏感依赖,华为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这三条解释了华为领导人任正非的警惕、权变与坚定。任正非的管理自成一派,从他流传坊间的数十篇讲话中能品味出哲学的快感。此书是一手猛料,岂能错过?
——《21世纪经济报道》创始人刘洲伟
《蒋勋说唐诗》 、《蒋勋说宋词》 作者:蒋勋
![基石读书推荐第七季:《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等 基石读书推荐第七季:《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等]()
《蒋勋说唐诗》中,蒋勋用十个章节来讲述他心中的最精彩的一百首唐诗,他心中最好的唐朝诗人,从魏晋到晚唐,从文学到美学,从张若虚到李商隐,充满诗意,充满禅机,娓娓道来,好看,好读,好美。
唐代是“花季”,是诗的盛世,是一场精彩的戏,诞生了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
《蒋勋说宋词》,作者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为大家娓娓道来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视,全书按照五代、北宋、南宋词的脉络,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与姜夔。具有极大的可读性和流畅度。
蒋勋,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著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的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高盛眼中的世界 》 作者:吉姆·奥尼尔
![基石读书推荐第七季:《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等 基石读书推荐第七季:《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等]()
十年前,高盛的吉姆•奥尼尔做出了惊人的预测:美国、英国、日本等七国集团将不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等新兴力量将超过西方最大的经济强国。金砖四国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一概念比其他经济思想更有力、更准确地定义了21世纪。金砖四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增长,全部已跨入世界经济前列。这个概念引发了经济社会变革,创造了新的政治格局,改变了商界领袖、政府机构和决策层的思维方式。
然而未来究竟怎样发展?金砖四国能否继续保持无与伦比的增长速度?还有哪些国家将促使经济力量进一步往南、往东扩张?
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高盛眼中的世界》中,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介绍了自己为何以及如何创造了“金砖四国”的经济概念,同时结合“N-11国”(孟加拉国、埃及、印度尼西亚、伊朗、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韩国、土耳其和越南)的前景,重新定义了那些最具潜力转变为成长型市场的国家。
世界需要经济增长,世界需要了解《高盛眼中的世界》。
《终极之问》 作者:阿曼德·尼科利
![基石读书推荐第七季:《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等 基石读书推荐第七季:《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等]()
《终极之问:永恒、爱、性、快乐》一书中,作者巧妙糅合的“会谈”,弗洛伊德和C.S.路易斯的论点第一次比肩而立,正面交锋一一关于良知、快乐、性、爱、痛苦、死亡、造物者……针对这些生命中的重大问题,双方给出了在当代最具有影响力又互相冲突的回答,展示了一直以来人类对终极意义的矛盾欲求,以及耐人寻味的挣扎与探索。
弗洛伊德和C.S.路易斯,20世纪闪耀的人类群星中,璀璨夺目的两位文化大师,他们的思想代表了有关人类幸福本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作者尼科利,二十五年来钻研两位大师的论著及私人信函,并以此在哈佛大学开课,对比两人的世界观,遂成《终极之问:永恒、爱、性、快乐》。美国公共电视网PBS根据哈佛大学这一课程改编制作了同名纪录片。 弗洛伊德和C.S.路易斯,是20世纪闪耀的人类群星中璀璨夺目的两位文化大师。他们的思想,代表了有关人类幸福本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