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资基亲们,新年好!
花开花落,暑往寒来,春节将至才感岁月倥偬。放假可以休整下,看雪听雨读书反省。我们需要与物质生活保持距离。哲学家艾里希 弗洛姆如炷的目光曾洞察了现代人的悲剧——对金钱、名誉、地位不可遏制的追求。人的世俗成就无非金钱名誉地位这三样,大抵可以互相替代和转换。粪土当年万户侯,各领风骚三五年。失去对生命意义和人的命运的深切关注,就会迷失在世俗成就的迷宫里。读书和艺术素养本身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策划了导致大量饿死冤死人事件的可能是诗人和书法家,而纳粹头目中也有钢琴家和哲学博士。究竟什么是更有意义的活法?如何修炼?
活着,为改变世界而来
![基石读书推荐第十四季 基石读书推荐第十四季]()
1983年,伊隆 马斯克12岁,他读了天才科学家尼古拉 特斯拉的传纪,留下了眼泪。1985年,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 佩奇12岁,他也读了尼古拉 特斯拉的传纪,他也留下了眼泪。1943年,特斯拉这位才华横溢的发明家孤身一人、落魄而死。少年伊隆马斯克想,如果有一天我有一个改变世界的发明,我一定用特斯拉的名字。
《在火星上退休——伊隆 马斯克传》是一本能够给我们带来深思的传纪,这也是硅谷英雄长成记的缩影。马斯克如同乔布斯一样,他们都是影响了多个行业的连环颠覆者,都是跨界整合、多维度思考的天才,都有极其罕见的强烈信念,使得他们在面临绝境时可以力挽狂澜,九死一生。硅谷英雄的发明、发现和价值观改变了人类社会与生活,这个群体还包括,谷歌的两位创始人、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微软的两位创始人比尔 盖茨、保罗 艾伦、甲骨文的创始人拉里 埃里森等一大批人,他们也捐出自己的大部分财富致力于技术进步和公益,拉里 佩奇2014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火星是人类的使命,我愿意把自己所有的钱给马斯克用于火星探索。因为他有足以改变世界的伟大创意。这才叫真正的公司,这才叫真正的博爱!”。
伊隆 马斯克说,“如果我纯粹是想优化我的身价价值,我不会做现在这些企业。我还在房地产或者金融业,或者石油业。但我们需要的是,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实上,唯一有意义去做的事,就是努力提高全人类的智慧,为更高层次的集体文明而努力一生,这就是活着的意义。”有部出色的科幻电影《超体》,这部电影里面有个情节是讲露西问教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教授回答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传递信息,传递知识。这是一种答案。
硅谷精英的人生想法的确与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不在一个维度。中国企业家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太深,而西学涉猎较少,老了才读哲学,读了佛老,心安了。我注意到硅谷精英是年轻时就研究哲学,像乔布斯大学辍学就去印度寻找人生意义了。中式精英的人生追求,正如中欧商学院朱宇在整理傅佩荣“哲学与人生“课堂的记录:幸福,只有到了“身如枯木、心如死灰”的状态才有可能获得。如果还有追求,就说明还有所不足,有所欲望,就会陷入叔本华的“钟摆”之中,总是在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得到之后的无聊之间摇摆,耗尽一生,不得幸福。
观念的水位
![基石读书推荐第十四季 基石读书推荐第十四季]()
这是我们第二次推荐刘瑜的书,也差点推荐了她先生周濂的书,我发现周比刘的可读性差一些,也有点掉书袋。刘瑜和周濂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认识,惊为知己,回家各自离婚再结的婚。这是才华相当、志同道合、学术方向、价值取向相近的一对,我看了他们俩的照片,他们彼此都是彼此的菜。
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基石读书推荐第十四季 基石读书推荐第十四季]()
我关注了徐贲很久,首次推荐他的书。徐贲是美国一大学教授。《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徐贲认为,人文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智识为主要目标,以提升智识代替单纯的知识积累。智识是一种特别需要由价值和意义来导向的求知过程,其目的是认识处于物质宇宙的“人类世界“,帮助学生探究并认识人类世界的丰富性、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徐贲认为,真正的精英应该是能够帮助提升社会教化、信任和治理的优秀人才,许多中国财富和权力的寡头还远远够不上这个标准。在缺乏分配正义的制度环境中,不具有优秀才能的人照样可以成为成功人士,积聚巨大财富。这是因为,这样的制度环境奖励另外一些与优秀无关的,甚至背道而驰的“才能”。
帝国即将溃败
![基石读书推荐第十四季 基石读书推荐第十四季]()
张鸣的《帝国的溃败》文笔轻松,于嬉笑怒骂中藏悲悯之心,一针见血,残酷而真实。
美的历程
![基石读书推荐第十四季 基石读书推荐第十四季]()
推荐两本关于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一是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一是英国教授苏立文写的《中国艺术史》。《美的历程》是影响一代人的中国美学重要作品。易中天评价的好,“这样的著作能有多少呢?凤毛麟角吧,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且能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该细密处细密,该留连处留连,丝丝入扣,顺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而不能为。《美的历程》一书真是写得英姿勃发。才气逼人。单是标题,便气度不凡:龙飞凤舞。青铜饕餮。魏晋风度、盛唐之音,更不用说每过几页就有一段华彩乐章了。实际上,《美的历程》是可以当作艺术品来看待的。它充分地表现着李泽厚的艺术魁力。
中国艺术史
![基石读书推荐第十四季 基石读书推荐第十四季]()
《中国艺术史》是外国人最好的中国艺术史入门书,牛津、耶鲁、普林斯顿沿用40年之经典读本,但也值得我们读,比叶朗的中规中矩没有个性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好。《中国艺术史》通过梳理远古、先秦、秦汉、三国六朝、隋唐、五代与两宋、明清直至20世纪的中国艺术,将中国艺术的不同门类——建筑、雕刻、绘画、书法、陶瓷等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清晰、细致、全面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苏立文不仅全面论述了中国艺术的特点本身,而且更加着重于艺术与历史的结合,将中国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置于宏大的历史叙述之中,书写出了纵贯数千年的中国艺术之演进脉络。苏立文在评论当代艺术时写到,当前的中国艺术比过去的半个世纪享有更多的自由是不容否认的。但是,自由是有限度的,中国的艺术自由之脉远比现在所施加的限制要源远流长。个人对集体、家庭、国家的忠诚优于个性自由的理念深深根植与中国传统文化。其整体目的在于获取社会和谐,当这种和谐不复存在,也就是一个王朝衰败或者动荡之时,个人主义才可以发出强烈的呐喊。我每次经过南京机场看到保利复制的圆明园兽首,我都为其粗糙丑陋所震惊,看多了的美学书籍,你用膝盖也能想明白兽首远远代表不了中国文物,遑论国宝,而绝大多数中国当代书画家缺乏精神内核的作品在无限量自我复制中是多么没有价值。为什么?审美如投资,大部分依据常识。
张 维
201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