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张国锋 卓泳
日前,港交所宣布将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两个章节:1.接受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2.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
这个被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称之为“自24年前接纳H股上市后,香港就上市规则作出的最大改革”,受到了内地创投圈的广泛欢迎。多名创投机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或将推动更多早期企业赴港上市。
在基石资本管理合伙人陈延立看来,港交所此次改革已经迟到了。“纽交所早就开放让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事实上,港股上市门槛相比A股要低得多,审批效率也比较高,再融资并购交易相对容易,制度优势很强。在港股通开放后,香港市场跟内地市场连接增多,内地资金成为港股市场最大的金主,这也是港交所重视内地新经济股的主要原因。”
陈延立也指出,此前也有很多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但是A股显然估值更加理想。不过从今年表现来看,港股市场已经走出低迷,诸如众安在线、阅文集团等选择在香港上市,估值也非常理想。“与美国相比,香港天然地理位置靠近内地,也没有时差等问题,文化上也比较靠近。同时,港股具备上市标准的可预期性和上市尺度的可把握性,因此也会吸引不少企业选择到香港上市。”
他还认为,科技、医疗、教育等此前在内地上市相对有障碍的企业,将有可能更多选择到香港上市。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在优先考虑退出途径时,投资者不仅从回报的角度考虑,而是希望能有退出的确定性,需要及时回收不错的收益,而不是退出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