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落幕,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再次为华语片摘得“金熊奖”,这是继张艺谋的《红高粱》、李安的《喜宴》、谢飞的《香魂女》、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后,第五部获得金熊奖的中国影片。
《白日焰火》出品方江苏幸福蓝海集团(下称幸福蓝海)在微博透露,本片预计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公映,并期待着影片国内票房能超过亿元大关。
影视行业近几年吸引了大量VC/PE机构的投资,幸福蓝海也不例外,其背后亦有多家PE机构,而深圳市基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基石资本)就是其主要的投资机构。
“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当初对这个片子内容只有大概了解,细节并不是特别清楚,一部小制作的片子能拿到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让人十分欣喜,感到出乎意料。”基石资本的总裁林凌说。
小制作大意外
这部很文艺,又同时拥有悬疑、爱情、侦探等商业元素的《白日焰火》,在寻找投资方时屡屡受挫,最终由幸福蓝海大胆投资,并担任影片的主控方,幸福蓝海的执行总经理同时也是该片制片人的万娟表示,这个题材正是她想要的,影片既坚持了文艺的底子,又有商业的元素,获得成功是有道理的。
以往幸福蓝海投资的大片如《建国大业》、《长江七号》、《建党伟业》等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而此次公司作为《白日焰火》的主控方,借助这次金熊奖的机会,公司成功树立起“商业元素+类型片”的品牌形象。
幸福蓝海隶属于江苏省广播电视台旗下,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1.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影视投资,电视剧、电视动画的制作与发行,代理影视、报刊、广播广告等业务。自2012年基石资本第一次向其注资至今,基石资本对其投资近1亿元。
林凌对《投资时报》记者表示,幸福蓝海这次凭借《白日焰火》获得成功后,以后在行业中的地位会大幅上升,影响力也会扩大。
影响财务数据最直接的当属电影票房了,虽然《白日焰火》头上顶着两个金奖的光环,但是最终票房几何仍要打上一个问号。
这是因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坚持以艺术性作为最高指标,一直被誉为“艺术家的避难所”,商业性不是其考虑的要素,华语电影一直也是欧洲电影节的常客,并多次获奖,获奖之后能够在国内获得高额票房回报的却并不多见。
面对这种情况,长期关注文化领域的林凌也不敢对票房做出过高的预测,他认为,这部片子的题材受众相对来说较小,究竟有多少人认可并去观看这个影片,还不能妄下结论;票房能过1亿元的话就比较满足了,毕竟这个片子的成本仅不到2000万元,当然,如果能拿下2亿元的票房最好了,作为投资方,最想看到的就是幸福蓝海财务上的亮点;如果这次取得了极好的票房,不仅2014年的财务收入增多,对以后公司推出的其他电影的票房也会起到一个积极作用。
基石资本关注中低成本电影
基石资本目前管理11只基金,资产80多亿元。其中,林凌任掌舵人的芜湖领航基金成立于2012年9月15日,基金规模6.66亿元,主要关注于文化传媒、节能环保、医疗健康领域。
基石资本在文化传媒领域的明星案例有幸福蓝海、三六五网、华闻传媒、丝路数码、金亚科技、磨铁图书,其中三六五网、华闻传媒、金亚科技已成功上市。
林凌认为,当前国内电影业火速发展,一线城市影城布局已经趋近饱和,虽然存在发展空间但已经比较有限,不过,二三线城市发展才刚刚开始,可以预见的是该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除了影院票房收入外,在电影的发行渠道、电影周边产品等方面也并不是很完善,在这个方面国内电影业发展也存在上升空间。
林凌回忆道,2012年决定向幸福蓝海投资时,也有许多考虑。首先我们比较看好文化传媒这个领域,另外我们也对公司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研,当时该公司在电视剧方面的成绩比较好,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在电视剧、影视制作方面的人员水平也较高,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公司,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幸福蓝海的母公司江苏广电集团对幸福蓝海有较为详细的、可行度较高的业务发展及上市计划,更方便PE退出。
在2013年9月,基石资本与北京其欣然影视共同发起的电影基金,规模为1.2亿元,据相关资料介绍,这个基金是在已经找好了投资项目的基础上发起的,都是成本在2000万元左右,最多不过4000万元的电影。当时公司考虑到是第一次直接做电影投资,所以选择仅做一个规模较小的基金,这个更好管理,风险也相对较小一些。其石基金引入了合作伙伴组局投资,基金对每部电影投资最多只占1/3,剩下的2/3,会通过引入其他合作方的方式,共同捆绑利益,以减少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