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在过去的一年中不断寻底,直到最后半个月里,我们在二级市场中才看到企稳的曙光,令人振奋。
2013年,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中国市场,都开始走出谷底,逐步复苏。增长也许并不会太耀眼,而且未来还有可能陷入新的低潮,但是对投资者而言,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你还敢投吗?
以下是《财智生活》对基石资本合伙人、董事总经理陈延立的专访。
最重要的问题是敢不敢投
2013年经济形势比2012年好,货币政策在政府换届之后,可能还会更积极一些。但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出口企业还是有很大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是周期性的,它需要更长时间修复。
冬天没那么可怕
当下的市场形势,大家都觉得是一个投资低迷的阶段。最重要的是你敢不敢投资,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逆向投资。
我们市场最差的2012年投了12个企业,2013年不超过20个。我们的最终着力点是在每一个具体标的的选择上,其中有一些还实现了50%~60%的增长。不管上不上市,能够规避风险,为投资人赚钱就是硬道理。所以我们觉得“冬天”也没有那么可怕,而且比较好的一点是,很多人不敢投了,市场竞争没那么激烈,企业的要价也下来了。
市场环境在帮投资者做一个压力测试,当下怡然自得的企业,说明抗风险能力更强。低迷市场下,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差价仍然很大,这个安全垫比以前薄了很多,但仍然有利可图。如果市场低迷时不下单,市场高涨时没有筹码,怎么获得利润?
其实就投资来说,无所谓一级、二级,就是看投资的企业有没有价值,存不存在低估或者有无发展的空间。我们2013年会推出一二级市场结合的创新投资产品。此时选企业要把握两条,第一,企业经历了市场困难的阶段活下来了;第二,比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高。
警惕创造性破坏
我们不太看热点,热点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阶段性。热点如果具备可持续性,那一定不能放过,但是如果它稍纵即逝,或者波动性非常强,那就不是一个理想的投资标的,这样的热点具有破坏价值,比如新能源,都有明显的创造性破坏。
如果预计到这个行业有重大的技术进步,我不会去投资,一直等到技术稳定下来了,才出手。一个新技术的推广,需要有各方的投入,我们不想成为发展的牺牲品,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投资的企业是有价值的,价值的一个前提就是可持续。很多人投资时,把社会发展趋势当成投资发展的趋势,其实不是完全相同的。
选择顺水行业
如果行业处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企业发展就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是顺水,这一点很重要。过度竞争、没有门槛、没有自己的方向的行业,会带来负价值,比如太阳能。在选对行业的前提之下,企业各方面的经营、策略必须有差异化。
环保、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大消费是比较好的行业。因为它的市场容量非常大,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稳固的市场结构,行业也没有进行充分的整合,具备产业集中的提升空间。而所谓的商业模式都是不靠谱的。执行力才是核心,才是竞争力,不要动不动拿商业机密说事,你做不到,我做到了,这就是竞争力。
经营成本更低,毛利率更高,客户体验足够好,或是整体效率更高,无论任何一条,只要比同行优秀,就是竞争优势。这是我们选择企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