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中国电动工具第一股泉峰控股登陆港交所!从3人小公司到年收入超80亿,泉峰控股如何成为全球行业前十?

2021.12.3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12月30日,基石资本三喜临门:Sirnaomics(圣诺医药)、商汤科技与泉峰控股同日在港股IPO,2021年基石资本圆满收官!泉峰控股是中国最大的电动工具企业,Sirnaomics是中国核酸药物第一股,而商汤科技则创下了AI领域全球最大IPO,并以1375亿港元的市值为基石资本的千亿大家庭再添一员。

2021年是基石资本的20周年,也是基石资本的丰收年。全年基石资本共收获格科微、迈普医学等10家IPO上市企业,以及华大智造、云从科技、影石创新等9家过会企业,还有大批企业已提交或将要提交上市申请。此外,飞马智科重组宝信软件上市,全亿健康和Pico也都成为了今年值得一提的大型并购案例。

中国硬科技企业正在迎来最好的时代。过去20年,基石资本伴随着一代企业家开创了“中国制造”的新天地,而在正在来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巨浪中,我们也将不忘初心,继续陪伴新一代企业家开启“中国智造”的新征程!

12月30日,基石资本所投企业,中国最大的电动工具企业泉峰控股(2285.HK)正式登陆港交所。来自第三方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目前泉峰为全球电动工具第7大公司,在中国则位居第一;从增速来看,近三年泉峰控股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31.9%;在OPE(户外动力设备)上,近三年泉峰控股复合年增长率62.8%,为全球前10大电动工具公司中复合年增长率最高的公司

29751652937514_.pic.jpg

无绳化锂电化带动高速发展

如同汽车在飞速向电动化转变,电动工具也正从有绳工具、燃油动力工具向无绳工具、锂电化方向转变,由此带来在这方面技术储备充足的泉峰控股高速成长。

泉峰控股的财务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0年,泉峰控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91亿美元、8.44亿美元、1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1.9%,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345.7万美元、3608.2万美元、4838.8万美元,增长趋势明显。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在OPE市场,泉峰控股是增速最快的公司。从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泉峰控股OPE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01亿美元、2.88亿美元、5.34亿美元、4.14亿美元,近三年复合年增长率62.8%,占总收入比重为29.1%、34.1%、44.4%、47.7%。

数据显示,泉峰控股的OPE在全球前10大电动OPE产品供货商中排名第一,泉峰的EGO 品牌在全球顶级电动OPE品牌中的排名从2018年的第6 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3位。OPE的主要市场是生活绿地面积广阔的北美和欧洲国家,传统上以燃油动力(引擎)为主。近年来,随着锂电池、无刷电机、智能电控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节能环保的需要,园林机械行业正经历从燃油动力到新能源动力的革命性转变。

从电动工具主要市场来看,以2020 年收入计算,北美及欧洲为电动工具最大的两大区域市场,两大市场占据了超过7成的市场份额,北美、欧洲收入分别为117 亿美元、105 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电动工具市场的40.2% 、36.1%,泉峰控股与两大地区的零售渠道也形成了较好的合作关系。

电动工具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无绳化、锂电化,泉峰控股从2005年就开始研发锂电动力驱动系统等三电技术,并完成了技术储备,而国外同行在这方面与其有明显差距。锂电工具可以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便捷性及较长的运行时间。同样,在OPE市场,锂电OPE产品产生的噪音及振动较少、带来的便利性更多,从而比传统汽油发动机产品更环保、用户体验更佳。 


中国制造的崛起之路

纵观泉峰控股的发展史,其可谓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为“中国智造”的一个典型案例与杰出代表。从最初的代工、到并购欧美知名电动工具企业,再到发展自有品牌,泉峰控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路披荆斩棘,终于站上全球前十。

1994年,泉峰控股创始人潘龙泉与其两名商业伙伴以个人资金创办了一家外贸公司,专注于电动工具的出口。

1997年,为了渗透入上游供应链以及把握更广泛的商业机遇,凭借对于国际贸易方面的经验和能力,泉峰进军制造业务。

1999年2月,正式成立泉峰控股公司,泉峰开始自建工厂,2000年工厂建成后,泉峰控股吸引了大批国外优质客户,开始代工贴牌生产商业模式(OEM),该模式使得泉峰控股在生产及制造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

2013年,泉峰控股收购了德国FLEX。FLEX是德国一家知名电动工具公司,拥有超过90年的历史,其市场定位高端,在电动工具细分市场“磨光机”领域首屈一指,以此为契机,泉峰正式以FLEX品牌进入欧洲市场。

2016年,泉峰收购了博世旗下SKIL品牌在北美和欧洲的相关电动工具业务。SKIL于1924年创立于美国,迄今已有92年品牌历史。FLEX侧重欧洲,SKIL品牌侧重北美,两大品牌互补。泉峰在全球电动工具市场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在代工的同时,泉峰也在发展自有品牌,2013年,泉峰在北美推出了以自创品牌EGO命名的花园电动工具,这款工具拥有高科技水准,是全球首款将锂电池技术和花园工具相结合的产品。EGO品牌自2013年创立以来获得全球OPE市场的强烈认可,目前年销售收入已超过5亿美元。在国内市场,泉峰控股则开发了高端的大有品牌和低端、性价比高的小强品牌。

正如施展在其著作《枢纽》提出:中国基于自身超级庞大的规模,产生了一种成本“黑洞”,让所有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成本都得到了大幅度降低,于是,中国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把全球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吸引了过来,进得来但出去难。由此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成就中国制造。

而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中国智造正在飞速崛起。基石资本期待,以泉峰控股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能走出一片更广阔的新天地!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