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浏览次数:
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之后,TWS耳机(真无线立体声耳机)成为了又一个被苹果带火的电子品类。
自2016年9月苹果发布第一代AirPods以来,TWS耳机市场实现了爆发性增长。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2020年全球品牌TWS耳机出货量达到2.33亿副,预计2021年将达到3.10亿副,是5年前的近34倍。
若计入品牌知名度不高但市场规模庞大的白牌,则TWS耳机的市场空间将更加巨大,据旭日大数据统计,2021年TWS耳机全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5.9亿副。
而在智能手机无孔化趋势的推动下,TWS 耳机的渗透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0年的渗透率与2021年的出货量为预测值
与此同时,类似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行业的发展路径,TWS耳机的安卓阵营、国产阵营也在迅速崛起,不断做大市场。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0Q2到2021Q2,非苹果品牌的市场份额已从65%增长至77%。
来源: Counterpoint Research Global TWS Hearables Market Tracker, Q2 2021
在此过程中,正如智能手机等产品成就了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厂商,TWS耳机也正在成就一批TWS耳机芯片厂商,其中就包括中科蓝讯。
2022年1月13日,国内无线音频SoC芯片领先厂商中科蓝讯的首发上市申请被科创板上市委审批通过,其投资方基石资本也收获了2022年的开门红。

中科蓝讯的主营业务为无线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TWS蓝牙耳机芯片、非TWS蓝牙耳机芯片、蓝牙音箱芯片等,产品可广泛运用于TWS蓝牙耳机、颈挂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商务单边蓝牙耳机、蓝牙音箱、车载蓝牙音响、电视音响等无线音频终端。
图片来源:中科蓝讯招股书
智能手机早期各类白牌百花齐放,尚处于早期阶段的TWS耳机市场也呈现了白牌市场占据半壁江山的态势。据旭日大数据统计,2020年白牌所占市场份额为56%。
图片来源:旭日大数据
基于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中科蓝讯成功发展了大量的白牌市场客户,快速抓住了爆发的下游市场。2020年,中科蓝讯无线音频芯片销量为67,483.48万颗,按销量计算,公司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根据旭日大数据《TWS耳机2020年度报告》,按照出货量计算,中科蓝讯2020年度TWS蓝牙耳机芯片市场占有率为26%,排名第二。
而和手机一样,品牌厂商也终将超越白牌厂商,中科蓝讯也根据这一趋势,加大力度开拓品牌市场。
2020年起,中科蓝讯在巩固现有白牌市场份额和优势的基础上,以“蓝讯讯龙”系列高端芯片为抓手,进一步加大终端品牌客户的拓展力度,目前已进入传音、飞利浦、联想、铁三角、创维、纽曼、山水、惠威、摩托罗拉、夏新、Aukey、网易、唱吧、QCY、天猫精灵等知名品牌厂商供应体系。
图片来源:中科蓝讯招股书
报告期内,中科蓝讯实现了高速增长。2018-2020年,中科蓝讯的营业收入从0.84亿元增长至9.2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1.33%;净利润从72.01万元增长至2.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29.43%。
数据来源:中科蓝讯招股书
据招股书,未来,中科蓝讯将通过对现有产品的升级迭代以及本次发行募投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公司现有产品的性能,进一步扩大产品体系,并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使公司芯片更好地应用至智能耳机、智慧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高性能物联网等领域,实现公司产品更立体的布局。
同时,公司还进一步向终端品牌客户渗透,逐步形成以“知名手机品牌+专业音频厂商+电商及互联网公司”为核心终端客户的更完整的品牌和市场布局,促进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
基石资本认为,TWS耳机作为万物互联世界的入口之一,未来其使用场景将更为丰富,该细分赛道将成长至千亿级别。近5年,TWS耳机市场以接近100%的增速快速成长,未来预期还将维持较长时间的高成长。
2020年以前,TWS耳机市场几乎为苹果一家独大,而参照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随着TWS耳机逐步普及,从小众产品变为大众产品,市场将会逐渐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而大部分厂商并没有自研芯片的能力,产生了大量的芯片外采需求,从而激发了蓝牙芯片市场的蓬勃发展。
在此过程中,中科蓝讯确定了清晰的市场定位,依靠全面均衡的性能和出色的性价比优势,成功成为市场中出货量第二的厂商,并且远远超过第三名。
基石资本看好TWS耳机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对中科蓝讯的成长充满信心!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