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一口气”暴涨151%!A股气体“一哥”火了,市值逼近190亿,基石资本投资再结硕果

2020.06.16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image.png
图:基石资本副董事长林凌与金宏气体董事长金向华于金宏气体敲钟现场

“只要你对中国的制造业有信心,投资金宏气体就一定不会错。”

基石资本董事曾琴芳简明有力地表达了基石资本对金宏气体的信心。曾琴芳表示,金宏气体是基石资本最快做出投资决策的项目之一,因为这个中国气体行业领军企业的价值是如此的清晰:只要中国制造业继续向前发展、转型升级,工业气体行业就会有确定性的高增长。同时,金宏气体的产品具有泛行业的特点,这也使得金宏气体抗行业周期能力更强,公司业绩相对更稳健。

金宏气体董事长金向华也曾表示,“为什么说气体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因为随着节能减排、环境治理,随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不断出现新的应用场景,也需要新工艺、新技术”

6月16日,这家让基石资本如此笃定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了。金宏气体(688106)本次发行价为每股15.48元,收盘价为38.93元,涨幅达151.49%,总市值达188.55亿元。在四家特种气体上市公司中,金宏气体发行日的市值跃居第一位,远超凯美特气、华特气体、和远气体。


气体是“工业的血液”,与中国制造业共成长

工业气体是“工业的血液”,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础性材料,因此,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历程与中国经济的向上牢牢结合在一起。
成立于1999年的金宏气体,正是其中绝佳的写照。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工业化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刚成立的金宏气体也瞄准了这一机遇,开始重点生产主要应用于化工、钢铁、机械等基础工业领域的氧气、氮气、氩气、乙炔等大宗气体,并收购了法国液化空气有限公司在苏州的部分气体生产资产,不断开拓市场,逐步建立起销售和服务网络。此后数年,公司开始逐步自研多种工业气体,不断丰富产品线。
2010年前后,转型升级和进口替代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关键词。电子半导体、医疗健康、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开始蓬勃发展,特种气体应用领域也随之扩大,需求量大幅增长。
以电子半导体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电子特种气体为例,据统计,2018年全球电子特种气体市场规模45.12亿美元,同比增长15.93%,其中我国的市场规模为121.56亿元。
而和许多高技术壁垒的行业一样,国内的工业气体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由于制备难度更高,也长期处于外资垄断之中。根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统计,目前集成电路生产用的特种气体,我国仅能生产约20%的品种,其余均依赖进口。电子特种气体更是有88%的份额被海外几大气体巨头所占据。
随着国内工业气体厂商的技术进步,同时液晶面板、集成电路等行业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为其做配套的电子气体的国产化也成为大势所趋,二者相辅相成。
金宏气体看准了电子半导体行业的巨大发展机遇,将应用于电子半导体领域的特种气体作为重点研发方向,并选择了在该领域使用较广、需求量较大的超纯氨作为突破口。2010年,金宏气体7N电子级超纯氨正式生产运营,打破了国外巨头的垄断,并迈出了进发高端的重要一步。
目前,金宏气体研发的超纯氨、高纯氢、高纯氧化亚氮、高纯二氧化碳、硅烷混合气、八氟环丁烷、高纯氩、高纯氮等各种超高纯气体品质已和外资气体巨头处于同一水平,其中,超纯氨已占据了国内市场50%以上的份额。
金宏气体现已成为国内电子半导体领域众多知名客户的气体供应商。

image.png

此外,根据公告,中芯晶圆股权投资(宁波)有限公司、江苏亨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还将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金宏气体此次的战略配售,获配金额分别为约1亿元和0.5亿元,展示了各方此后加深战略合作的意向。

image.png

来源:金宏气体公告

半导体产业飞速发展,打开电子特气进口替代的最佳窗口
而在未来,作为半导体产业材料中排名第二的耗材,电子特种气体将大大得益于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飞速发展。未来三年,国内新建晶圆厂的密集投产将为电子特气打开进口替代的最佳窗口。
按浙商证券研究所预测,根据国内晶圆厂的建设速度和规划,预计2022年国内电子气体市场将是2019年的两倍,也就是近40亿美元、300亿人民币的市场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大宗气体受瓶装气和储槽气运输半径的限制,气体零售市场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而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民营气体之一,金宏气体已在长三角地区拥有大量优质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客户,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和稳定的供应保障能力,在该区域占据了重要地位。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战略新兴经济及先进制造业基地,金宏气体在该区域建立的先发优势,无疑将对其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金宏气体也正在发展的快车道上驰骋。2016-2019年,金宏气体的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21%,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则达到了141.3%。 同时,公司净利率高达15%,体现了强劲的盈利能力。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