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国产机器人龙头埃夫特科创板IPO过会,“换道超车”争夺5000亿市场

2020.04.13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4月13日,科创板上市委发布2020年第15次审议会议结果,同意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夫特”)的首发上市申请。


继赛诺医疗、博瑞医药之后,基石资本收获第三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基石资本一贯秉承重仓中国硬科技的投资风格,三家科创板企业累计投资总额近十亿。




image.png

埃夫特成立于2007年,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企业,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其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并在该领域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和产业化优势。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2015-2018年,埃夫特多关节工业机器人产销规模在自主品牌多关节工业机器人企业中排名前三,其中,2017年度的销量占国产品牌多关节机器人的11.85%,2018年度销量(包括系统集成自用)占国产机器人9.77%。

图:埃夫特厂房

image.png

工业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关键支撑装备。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几年,工业机器人的全球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IFR统计,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由2013年的17.81万台增长至2018年的42.23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预计到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整机与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将达到711.28亿美元
自2013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7和2018年的安装量占比都已达到36%左右。
然而中国工业人机器人的密度却仅为140台/万名雇员,远低于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约为新加坡的三分之一,可见我国制造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依托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以及3C电子、新能源车、金属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全球工业人机器人密度

image.png

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为外资品牌主导,其代表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3%;中国市场上,国产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也仅有30%左右,未来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近年来,以埃夫特为代表的国产厂商正在努力加速进口替代进程。
埃夫特依托“自主创新”和“海外并购”并行的双引擎模式,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和海外并购,已消化、吸收并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及系统集成领域的前沿技术,并将相关技术进行了广泛地商业化应用,可以提供主要制造流程的机器人及其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图:埃夫特及子公司的业务布局

image.png


相对于国内竞争对手,埃夫特在研发能力、核心技术积累、产业链布局和客户资源和市场上,已具备一定优势:
研发能力上,埃夫特技术中心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占比为33.15%,在中国、意大利分别设立研发中心,并与哈工大、中科大、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全球研究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公司还先后牵头承担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多个部委机器人项目,参与制定多项机器人行业国家标准。
核心技术积累上,埃夫特形成了机器人正向设计技术、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机器人智能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三大类核心技术,拥有境内外专利217项(包括发明专利36项)及软件著作权20项。埃夫特自研的关键核心技术,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奇瑞汽车下属项目)。
产业链布局上,埃夫特是少数同时布局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的厂商,同时产品线覆盖中高端制造业工艺流程的铸造、切割、焊接、抛光打磨、喷涂等主要环节;还是国内厂商中少数布局下一代智能工业机器人及系统等世界前沿性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升级技术的厂商:

image.png

客户资源和市场上,埃夫特在全球范围内逐步积累了汽车工业、航空及轨道交通业、汽车零部件及其他通用工业的客户资源:

image.png


对于未来,为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埃夫特制定了“换道超车”战略,即通过拓展在通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升核心竞争力,赶超欧日“四大家族”企业;同时通过汽车行业系统集成服务,提升整机及系统集成业务的一致性、可靠性。
在中国制造全面升级的背景下,埃夫特公司以“‘智’造智能化装备,解放人类生产力”为己任,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智能化装备提供商。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