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6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2019年9月18日,由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下称“协会”)主办、基石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基石资本”)承办的“保险资金医疗健康行业投资策略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把握医疗行业新形势、新政策、新环境,推动保险资金更好地服务医疗健康行业。会议由协会会员部负责人邓小娟主持,共有来自保险公司、保险资管机构、保险机构子公司、私募基金公司等100余家机构的200余位高管和业务负责人参会。
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陈有棠,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业务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朱恒鹏,平安创新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张江,基石资本副董事长、全亿健康董事长林凌,凯莱英医药集团CFO张达,迈瑞医疗资本市场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文楣分别做了主题演讲。凯莱英与迈瑞医疗也均为基石资本所投企业。

基石资本副董事长、全亿健康董事长林凌分享了中国连锁药房产业的并购策略。他表示,对比日本和美国,中国的零售药房市场仍处于并购整合的早期阶段,医药零售规模、人均医品零售消费、药房单点销售、药品零售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均远远落后。而基于提升潜力大、整合空间大、人口红利大、受益消费升级、政策利好头部行业等原因,我国零售药房领域存在巨大整合空间,我国医药零售行业必将催生伟大企业。他指出,参考海外连锁药房的先进经验,并购整合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连锁药房龙头企业已经通过整合和并购带动经营正循环,头部企业的收入、利润增长显著超越行业水平。龙头企业中,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利用其融资便利性,近年来加快并购步伐,获得了更快的成长速度。加盟和互联网医疗是我国连锁药房行业发展的新引擎。
全亿健康成立于2016年,为基石资本与原海王星辰团队共同筹划的连锁药店并购项目,旨在通过抓住行业整合的窗口期,利用3-5年时间快速打造成中国最具规模、最有价值,并且线上、线下融合的连锁药店龙头企业,创造了特有的“资本+管理+机制”模式,是基石资本“控股式并购”战略的成功实践。在中国药店杂志社日前发布的“2018-2019年度中国药店价值榜”和“2018-2019年度中国药店直营连锁100强”上,21世纪药店评选的的“2018~2019年度中国连锁药店直营力百强企业”中,全亿健康均成功跻身榜单前十。预计今年,全亿健康销售额会超过60亿元。
01
发现机会:
中国连锁药房行业有望诞生千亿级的企业





02
抓住机会:
如何通过并购迅速做大规模




03
展望未来:
连锁药房行业路在何方
最后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全亿健康的一些举措和对未来的展望。
全亿健康在零售药房行业的经营策略是非常清晰的:
第一,偏稳健的投资风格:全亿是由基石资本控股的公司,基石的投资风格可以很好地影响到全亿,那就是不追风口、不赌赛道,集中投资、重点服务,与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团队结盟共同发展。
第二,资本+管理的模式:我们在行业内率先设计并打造了“资本+管理”的全亿模式,并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全亿特色的投资和管理体系。
第三,并购的清晰定位:在潜力市场寻找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区域龙头企业。
第四,合作伙伴:与对行业有情怀、责任的企业家合作,共同努力,利益共享。

与已上市的药房零售龙头企业相比,全亿健康的发展方式以并购为主、自建为辅。短短三年时间,已通过并购完成了在江苏、浙江、四川和河北四个省的布局,在已进入的10个地级市中均已成为当地龙头。其中,在江苏省的市占率稳居第一,四川数一数二。
整合能力在行业内领先,各个区域在收购后均与当地团队融合顺畅,收入规模和经营效益出现了显著提升。比如一个标的在被并后,两年收入提升了73%,净利润提升了188%,净利率提高了2.8个百分点。
成立于2016年的全亿健康,预计今年销售额会超过60亿。截至18年底,门店数、销售规模已进入全国前十行列,直营门店总数约2000家,旗下员工超过12000人。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完成了财务、IT的整合与贯通。再就是在管理上做了文章,在总部和所有在运营门店上线SAP,进行更好的管控。我们希望能成为很有效率的一家企业。
同时,我们还致力于构建领先的个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平台,希望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健康管理服务。
与同行相比,我们并购门店的数量占比要高得多,大概有80%来自于并购。我们是市场上第一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行如此快速的扩张,实现了这么大规模的企业。对我们来说,接下来怎么把这些门店整合成一家,打造全亿健康的大品牌是我们团队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的地方。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我国连锁药房企业未来可能演变出不同发展方向:
一是整合能力强的企业不断外延并购,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二是可能会有保险企业背景或者与之合作的零售药房巨头,通过巨大的慢性病消费市场和国家医疗控费的大背景下发展出新型商业模式。
三是互联网巨头进入零售药店领域,通过自身巨大流量、互联网服务的便捷高效性等其他优势,与线下龙头合作扩大市场影响力。
四是有相当规模的头部企业大力发展自有品牌(贴牌),并大幅提升利润率,并有可能在政策的放松下,在品类扩展方向尝试。
五是医药分开和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推动行业更细分化发展,业态也开始分化。部分龙头企业可能聚焦例如中医馆等其他专门提供特色药学服务的领域。

最后总结一下全亿健康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作为一个平地起高楼的企业,全亿未来的发展战略不会盲目追求规模,不做巨无霸,而是坚持稳扎稳打,不断提升经营效率,塑造品牌价值。
面对挑战,全亿将继续苦练内功。全亿将搭建立体化架构,探索新手段、新模式、新技术,更便捷地满足消费者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全亿未来会加快发展步伐,力争在2020年进入国内零售连锁药房行业的第一方阵。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力量能加入全亿体系,携手共进。
谢谢大家。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