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科创板沸腾:首周过后,科创投资趋势在哪里?

2019.07.29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赵娜,申俊涵

7月22日,科创板开市。开市首日,25只股票平均涨幅近140%%,最高涨幅逾400%;截至7月26日收盘,这25家公司的股价相较发行价平均上涨了约140%,最高涨幅约350%,总市值超500亿元。

对于股权投资机构来说,这一新增退出渠道与之伴随的巨大造富效应,为持续接近两年时间的资本寒冬带来一股暖流。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中,只有两家背后没有私募基金的投资支持,更显示出私募基金对科创投资的关注。

PE大佬如何看待科创板的定位与价值?科创板上市企业估值是否合理,未来前景如何?对未来股权投资市场,以及机构的投资逻辑带来哪些影响?基石资本副董事长林凌受21世纪经济报道之邀,把脉科技投资走向,叩开创新资本之门。


基石资本副董事长林凌

image.png

科创板推出将带来科技企业估值变化


首批发行的企业普遍是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在各细分行业也都处于领先地位,这是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具体案例中,这些企业在研发投入、人员占比、科技属性等方面各有不同。

对在战略新兴产业广有布局的投资机构来说,科创板的推出尤其是个好消息,让企业有更多渠道获得发展所需资金、也让投资机构有更多元的退出通道。基石资本团队很早就关注科技领域的投资,埃夫特、商汤科技、豪威科技、迈瑞医疗等项目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科创板的推出是众望所归,在交易制度、上市制度、退市制度都做出了大胆尝试。这些举措将引导更多资金关注科技领域,也会带来科技企业估值发生变化。

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更加重视科技的先进性、建立真正的技术壁垒。我们认为,企业在发展中更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是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相对于商业模式、明星团队、市场营销,我们更相信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构筑的技术和产品优势。

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中有很多挑战,我们也期待科创板在上市条件上能够在收入增速、盈利能力等方面给企业更多的包容,真正创造一个百花齐放的资本市场。

目前,基石资本投资的埃夫特、博瑞生物和赛诺医疗等项目均在排队之中,其中,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埃夫特更是基石资本重仓数亿元、股份占比高达19.9%的重点项目。期待它们能在之后给投资人带来良好的回报。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