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责任与影响

impact

基石“大家”课堂预告之第二讲——包政《组织与管理》

2014.04.28

返回列表

image.png

大师课程 难得一见


《组织与管理》这门课,很多商学院老师可以讲。1999年我向当时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推荐包政,他说包是野路子,不成体系;今年初,我与彭剑锋教授商量我们的大家课堂设计,说想请包政讲组织与管理,剑锋担心包老师的课,学理深度大,多数企业家听不懂。99年北大市场营销系的主任给我们讲市场营销,他拿着过时的案例给我们一个人云亦云的教科书生硬套话,我问当时的EMBA主任项兵,为什么会有这么差的教授来上课,他说好老师不好找。2008年我们在哈佛商学院听收购兼并课,一位华裔教授讲了中国案例,这位教授基本找不到北。问题出在哪里呢?


管理学家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琢磨了35年,写了一本书《管理者而非MBA》,他说,管理不等于市场加金融、财务、加组织、再加上诸如此类的东西……管理与这些东西有关,但并不等同于它们。把这些颜色各异的职能倒入一个称作MBA学生的空容器里,轻轻搅动,你会得到一组特殊的条纹,而不是一个复合型的管理者。另外,脱离一个具体的企业实际情况,泛泛地传授概念、方法、模型、技术和技巧,会助长人们对工具的依赖。


这也是商学院的问题,商学院本身十分缺乏融会贯通的大家,多数教授只能熟读美国学者孔茨的《管理学》(这本巨著在中国影响很广),而很难领会德鲁克管理学的精髓。况且,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其系统性、前瞻性、数据库、方法论超越了商学院。没有对企业经营管理全局的了解、没有在长期管理咨询实践中积累的对于企业家以及企业组织深刻的洞察力,就技术问题泛泛而谈,往往抓不住实质。绝大部分管理学教授由于没有做过近二十年才异军突起的中国优秀企业战略、组织、营销层面的管理咨询,没有与我们这个时代最出色的企业家平等深入交流过,只能单向度的、支离破碎的管窥臆测,也就没有足够的底气!包政不然,他发自内心的底气不仅来自全面系统的深厚学养,更来自于与优秀企业家的不断过招!19年前,我邀请包政、彭剑锋、吴春波、黄卫伟、孙健敏(人大六君子中的五个)为一家多元化经营的著名大企业做咨询,他咨询报告的有些话我至今历历在目,“组织没有结构就是一个麻袋里的土豆,没有内在的张力”,“企业必须依托核心产业聚集人才,必须从自身的存在价值中推导出公理,依靠公理进行价值排序,从而引导与约束全体员工。否则,养的儿子(子公司)都是贼,直到把组织的资源消耗尽”。今天,包政关于产业价值链的论述——“百年企业秘而不宣的事情实际上是他基于一个产业链而成为组织者,而不是产业的生产者和产品的生产者”——直接指导了我们这间小公司重新进行经营定位和价值观定位。


举办基石大家课堂,我们深深明白,企业家最宝贵的是时间。除非我们有底气认为听完这些大家的课会让您三思和反省,否则,我们不会请他们来。包政的组织管理课程难得一见,您并不总是有机会听真正的大家用两天来讲管理,这是真正为CEO开的课程。我们编发一些包政文章给您们参阅,帮助您了解包政。比如同样是写德鲁克的文章,您若能读出包政与其他写德鲁克的学者并不是一个层面的,那么您来才会有更大收获。


因此,我建议企业CEO亲自来上课,若您没有时间也不必安排部下来听,您真的以为读了几篇关于移动互联网的文章转发给同事,写一点关于小米的评论要求部下响应这个信息技术革命新时代,您就能推动企业转型了?不可能的。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索尼都是十分聪明的人在管理,难道他们没有意识到企业的危机?推动企业转型究竟靠什么?看完这本小册子、听完课我们再讨论!


张维



报名方式:

1、微信平台报名:关注基石资本公众账号,直接回复:公司名称与职位+姓名、人数+“组织与管理”+联系电话

2、电子邮件报名:发送公司名称与职位+姓名、人数+“组织与管理”+联系电话至 liliu@stonevc.com


时间

主讲人

内容

地点

报名截止日

5月31日、6月1日

包政

组织与管理

江苏宜兴

万达艾美酒店

5月15日


酒店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街道阳羡东路455号,电话:(0510)87198888

宜兴交通:从上海虹桥出发高铁车程约2.5小时、北京南站出发高铁车程约5小时、武汉/汉口出发高铁约4.5小时,距无锡、常州机场车程约1小时。


附:第二期课程主讲人简介

image.png


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985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包政先生1990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赴日本东海大学经营学部留学;1995年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一桥大学商学部从事管理理论研究;1996年受日本学术振兴会邀请,赴佐贺大学从事企业管理实践研究。


现在担任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领衔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著作有:《战略营销管理》、《工业企业管理咨询》(获1997年优秀教材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程序、方法全集》、《中国公有大中型企业活力研究》、《企业经营战略》、《走出混沌》(获国家社科二等奖)。


一直致力于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组织变革,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与咨询。在中国企业管理咨询界,成就了许多著名的案例,如《华为基本法》,《TCL以速度抗击规模》等,是我国著名的企业管理咨询专家。


(编辑:韦依祎,责任编辑:魏锦秋,审阅:杜志鑫)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