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学习西方不等于崇洋媚外

2020.11.20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Introduction:


“土豪跑马拉松,就不土不豪吗?但跑跑还是好事。”


“散步是运动吗?至少不是清晰的运动概念,龟息大法更要不得。”


“身体、生活、企业、价值观一起决定了你的健康,也是你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让孩子多参加集体运动,体验规则的价值,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很重要。”

“比别人多吃一只烤鸭,不会让生活更丰盛,比别人多看一本好书,才会让生活更有趣。”


“如果我爱你,就推荐你看这本书…”


“王石是我见过最早自我反省‍‍‍‍‍的企业家。”

“健康的人,就不会被狭隘、偏激的东西左右和煽动,会对世界更友好。”

张维——

 

基石资本董事长。接受回归未来工作室专访,这位企业家分享了他的运动选择:坚持跑步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谈了他的投资观——偏向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谈了对学习西方的看法,以及他的理想国民画像。



 1  1
土豪跑马拉松就不土了吗?


问:平时爱运动吗?


答:作为生活方式,30年。


问:怎么看国人运动现状?


答:大多数没有清晰的运动观,运动也不是生活习惯,而在发达国家,运动像空气和水一样,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问:但中国人爱散步?


答:我估计,我们最喜爱的运动就是散步了,每天走一万步,挺好的,但还不是清晰的运动概念,更别说迷信龟息大法,觉得不动还能养生,这叫“不运动观念”。


问:你自己怎么运动?


答:跑步。我认为跑步是性价比最高的运动,无论家里还是办公室,我都有跑步机,出差也带着运动鞋,在陌生城市跑步,一边跑一边观光,可以对这个城市做些碎片化的思考。


出差别忘带运动鞋,随时把这个城市跑了。

 

问:边想边跑容易摔跤…但跑步好像很时尚,企业家爱跑马拉松?


答:六年前我写过文章,叫《土豪开始跑马拉松啦》。我说的“土豪”并不是又土又豪。


问:土中豪杰?


答:特指在文化领域不被关注的有钱人,而运动是更健康、更积极的生活方式,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对土豪跑马拉松持很赞赏的态度,他们拥抱了积极的文化。


问:为什么马拉松在深圳这么受欢迎?因为土豪多?


答:最初很少,后来成时尚,跟深圳的文化基因有关,这里(跟国内其他城市)不一样。


问:怎么不一样?


答: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他是个移民城市,吸引了很多怀才不遇、有叛逆精神、勇于行动的人,人,就不一样。


问:你跑马拉松多吗?


答:不多,不过四次,对我来说,只想完成一次身体测试。


问:好奇?


答:马拉松对身体是很极限的挑战,但对健康来说,我觉得未必正面,当然,这是我的理解。对我来说,我跑马拉松就是揭开它的神秘感,体验过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小孩参加集体运动,重要的是从小尊重规则


问:你的运动观有过改变吗?


答: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都很爱运动,“中年危机”的时候,有五六年完全不动,这个状态里,“收拾旧山河”是非常难的。


问:“收复”失地要外援吗?


答:跟王石有关。他是我见过的最早开始自我反省的中国企业家,他的“不行贿”,他作为企业家第一个登珠峰,这是大家知道比较多的,而登珠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长时间的身体训练,注意的人就不多了。


问: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他很早就意识到运动重要性,意识到运动和生活方式的关系。


问:他会感染身边人?包括你?


答:他身边的朋友,包括万科的员工,都是运动风。万科有个别名,叫“万科运动员有限公司”,他很以这个名字为傲。这跟他倡导的“生活不仅仅是工作,还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理”,是一脉相承的。


问:运动习惯养成难吗?


答:有难度。我刚开始运动很难受,但长期运动会分泌更多多巴胺,既是强健身体的方式,也是对抗压力的手段,相当于你获得了奖励,有奖励你就会坚持。

运动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对自己的“投资”。


问:效果?


答:最直观的是,心肺功能和体质都好了,身材也变好了。所以,要学会延迟满足。习惯运动之后,偶尔不运动,反而觉得欠了自己一个功课,或者有件重要的事没做。



问:有没有什么运动经历让你最难忘?


答:参加深潜在剑桥的课程,是我人生里最难忘的一个经历。


早上五点起床骑自行车和划赛艇,完事吃早饭,上午是文化课,教授英语;下午通常有专题讲座,观察、体验英国的历史、文化,系统了解英国文化很重要,他们对西方影响比较深,又影响了美国文化的诞生。


问:拉回来,伦敦学习还有什么特别?


答:我们住学生宿舍,不能吃中餐,它(深潜项目)希望你放下自我,全身心体会当地文化,包括西餐文化,希望改变你的胃、你的运动方式、你的思维习惯,28天的时间里,全身心沉浸式地体验英国的文化。


长时间的沉浸,很重要。


28天的沉浸式反思,改变思维方式。


问:基于对运动的理解,你会给孩子推荐什么运动?


:篮球、足球、排球这类集体运动。


问:为什么强调“集体”?


答:在集体运动中,最容易形成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运动培养孩子尊重、忍让、妥协和凝聚的能力,还能让他体验规则的价值,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问:你家小朋友呢?


答:喜欢足球,足球就是大型的需要协作的运动,对孩子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很重要,要用集体主义精神对抗过度自我主义。

对于下一代而言,从小参加集体运动更利于培养协作精神、规则意识等品质。


问:在环境中强制培养,光说不管用?


答:说教没用的,得让他沉浸进去,行为心理学角度,意识的建立要潜移默化,沉浸进去才能有真正的感知,才能从了解概念到形成认同。


问:说的挺好!


答:我也这么觉得…




读什么书就知道是什么人


问:你接触过的人里,爱运动的跟不爱运动的人有区别吗?


答:体质上有区别,价值观不一定,状态上各有千秋,像任正非,就是在散步中解决问题,钟南山也是爱运动的人,没有足够多的规律的运动,不可能八十四岁了还有那么多肌肉。但不能硬把运动跟人生价值观做硬连接。


问:你会通过运动交朋友吗?


答:我会通过读书交朋友,读书能更准确地反映人的价值观。


问:常读哪一类书?


答:一类是实用工具类,跟财务、法律有关。一类是思想类,研究社会、哲学、历史的。读书的类型基本上代表三观,读什么样的书就是什么样的人。


问:如果让你推荐几本书?


答:管理上我推荐德鲁克的《管理》,副标题是《使命、责任、实践》,一个图表和数据都没有,大概一千页,娓娓道来“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什么”。这本书让我在人生黑暗的隧道中看到光明。我说过一句话:如果爱你,我就跟你推荐这本书。


问:历史书呢?


答:我推荐《近现代世界史》,百年历史钩沉,能看到整个西方文化的演变过程。《历史研究》、《西方的没落》都不错,但这本书比较直观、直白,很好看!


问:收藏了!


答:光收藏没用!




投资亦像运动,我青睐长期主义的企业家


问:投资人,怎么理解运动和投资的关系?


答:运动是对身体健康的投资,有付出就有回报。大部分中国人对运动的投资远远不够,耐力、柔韧性、体质都有问题。王石就是个运动的投资人,爬山爬不过他,跑也跑不过他。


问:两者有没有共通的地方?或者说,你看被投项目,会从运动维度衡量创始人吗?


答:不会,这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但我会看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并不都有,但拥有企业家精神的,会让我更敬重,也更容易给投资带来更好回报。


问: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答:第一,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第二,打破常规、颠覆自我、不断创新;第三,有胸怀有抱负,什么是胸怀,就是齐创共享。


“长期主义者”更有企业家精神。


问:什么是抱负?


答:不以企业短期盈利为目的,不单纯以赚钱为目标,长期主义者。


问:长期主义者多吗?


答:大部分不具备,所以企业成长会有限。如果有人持续在一件事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提升,有人却不提升,时间拉长了,差别会很大,这就是时间的价值。


问:你说过,你投资投的是活生生的企业,而不是冷冰冰的数据,怎么理解?


答:简单说,从投资本质上说,宏观经济是不重要的,甚至行业和赛道也不是最重要。需要看到产业竞争格局,更重要的是看到高层对管理问题的认知企业的文化和基因决定企业的成长,很多企业没有真正搞明白。


问:这样更容易带来好的回报?


答:资本市场既存在理性的一面,也存在非理性的一面,非理性繁荣和价值回归都是常态。


资本市场的波动你没办法把握,而你一旦把握了企业的成长性,就可以对抗资本市场的不确定,当然,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会给我们基于安全边际的投资,带来一份额外的惊喜




学习西方不等于崇洋媚外


问:怎么看待美国?


答:美国人认为,他们承继了耶路撒冷的信仰和伦理、雅典的理性与荣耀、罗马的美德与力量、伦敦的法律与市场,包括有限政府和自由市场,都是一脉相承的。


问:上升到美国文化的根基呢?


答:柯克(注:美国保守主义思想家写过一本书叫《美国秩序的根基》,他看来,有秩序的自由观,及其派生出的自由市场,和有限政府的制度安排,是美国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根基。


问:怎么看学习欧美先进的部分?


答:站在近代历史的角度看,现代化的概念是从西方来的,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从技术到企业的管理规则,再到市场经济,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等等,很多观念被我们消化吸收了。


问:我们强大了,还要学他们吗?


答:学习西方并不是崇洋媚外,对今天的中国来说,学习的意义更加突显,我们要在工业文明中获得全球性的位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打开胸怀去学习,我们今天的成就,就是来自于系统学习和借鉴,因为整个商业文明的规则是他们制定的。


不学怎么办?


可以说,不只是世界更需要中国,中国也更需要世界。




理想国民画像:健康、能反省和有责任心


问:你怎么定义健康?


答:首先是体魄和生活方式得健康,其次是企业行为和价值观得健康,做合格的企业公民,起码不行贿。身体、生活、企业、价值观,合在一起决定了你的健康,也影响了你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健康的人,就不会被狭隘、偏激的东西左右和煽动,会对世界更友好。


问: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答:健康的生活方式,跟有钱没钱没关系。理论上说,解决温饱问题之后,通过读书也可以获得丰盛的人生。


这个意义上人生是公平的,你比别人多吃一只烤鸭,生活不会更丰盛,比别人多看一本书,会让你变得更有趣。


同时我认为健康的企业家会越来越多,你不能低估中国企业家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


问:你理想的国民画像是什么样的?


答:既对生活有激情,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又对社会有认知,爱读书,懂得自我反省,这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国人同胞画像。

“能自我反省”,是张维在访谈中对优秀企业家和理想国民的共同期待。

问:难吗?


答:会比较难,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普罗大众和社会精英的区别。这样的认知,来自良好的教育,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总之,只考虑物质主义就会出问题,无论国家、公司还是个人,都要反省自己的意义何在,肯定不是物质主义,需要学习和思考时代最杰出的思想家、企业家在想什么,不要只顾着埋头走路,不抬头看天。


问:你觉得人生意义是什么?


答:肯定不是做企业,大的方面说是尽社会责任,达不到这个认识,人生最终的高度就有限。


用德鲁克的话来说,企业是价值链的组织者,要为客户、员工、供应商等都提供价值,做良好的企业公民,最终要为社会做贡献,利润仅仅是个载体。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